调研报告 I! \6 Q, S; j ~; ~ P
调研报告是党政机关常见的、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它既是下情上达的重要载体,也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经过调研得来的一大堆材料如何变成被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报告,过好材料整理关非常重要。 谋篇布局“搭架子”
1 w. t1 p5 T4 }在动笔撰写调研报告前,要提炼主题、安排材料,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搭好“架子”,才可能在写作时运筹帷幄、有条不紊。
( D8 e& D% b# v \4 G' ^( S
一是选好题,即选择好调研报告的主题,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择领导和群众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自身擅长的领域着手,选准切口。 二是定好位,确定调研报告的目标,即明确调研报告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3 P$ p- T+ M9 a! B# W/ {$ e
三是立好项,就是围绕确定的主题来谋划或构架整篇调研报告,整体分几部分,每部分又有几个层面,样样做到心中有数。 去粗取精“定料子”
$ L$ |( k, e) R' u调研得来的材料是未经整理的,就像一盘“粗沙”,有些材料并非报告所需,因此就要有“沙里淘金”的“定料”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g% c; n) O) P% a2 @
一是“精”,要精当,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把笔墨重施在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内容上,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使整个材料层次分明、简明扼要。
z( ?8 @ Y' j9 N" d k( R& u( X
二是“准”,要围绕主题选准材料,注意抓住那些“一碰就响”的情况、“一针见血”的问题和“一目了然”的典型来展开,使文章的论证直击要害、准确有力。
5 w$ L$ B/ Z0 _! P5 p
三是“新”,要新颖,有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要对现有的素材反复筛选、综合提炼,选择新的角度,挖掘新的主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调研报告独树一帜。 精雕细琢“盖房子”
% }' y0 b1 b: X0 w& z: g5 o框架搭好了,材料选齐了,就差写作成文了。撰写过程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2 [, [ ~% z( N1 c 0 b: L0 Q+ E9 i2 _5 O Y
一是问题分析必须“透”。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准简单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复杂内容。比如,对调研对象所发的“牢骚”等,就要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寻他们想要传达的真实意图。
3 P, B$ j6 Q# Q0 v; j
二是语言表达力求“简”。撰写调研报告,语言表达要简洁、明快,有一说一,不说“多余话”“题外话”和“重复话”。可以结合实际选择一些生动而又意蕴深厚的民间俗语、业务术语、部门行话以及相关的比喻和例子等,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 f8 b. w o* j5 X
三是报告内容务必“实”。虚假的报告内容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报告中所体现的情况、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提出的观点、展开的论述必须符合事实,提出的对策必须符合逻辑、切实可行,这样的报告才算是成功的。
$ r0 x- z! |" a3 B( {" b+ P
(来源:秘书工作)
, }5 c1 a: F% F% 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