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职面试中,没有人能保证不犯错误,只是聪明的求职者会不断地修正错误走向成熟。然而在面试中有些错误却是一些相当聪明的求职者也难免会一犯再犯的,我们权称之为“高级”错误。
. ^4 f& U1 R4 m( x
x3 D& _( e6 f1 q( l* Q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 k% b2 h( |2 n( X+ H7 G! {' K
$ v. v, K# x: A
2 _; m+ Z* t; l/ i
! v7 x" p _ u: s8 t0 }+ Y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于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 @9 y5 s }/ ]5 L) {1 ?% P7 @
- h8 j* w, \8 \ / {0 f/ R; m, p: u' J* ~
, ?% z7 W7 n3 L* p& [. Q7 y 二、与面试官“套近乎” 9 c) k, u: j* J: ^; f
b& U( V% e4 a! i- ?
6 I* o- _5 n( S. P
. H& h" v* a! D: E5 Q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面试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因为面试中双方关系过于随便或过于紧张都会影响面试官的评判。过分“套近乎”亦会在客观上妨碍应试者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作好专业经验与技能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列举一至两件有根有据的事情来赞扬招聘单位,从而表现出您对这家单位的兴趣。 . F( U9 Z( {# l) k- I
- F* V$ r# a8 a8 N
$ t4 [/ ~* e2 A/ a, b
$ o# m. \/ H* t8 ~, z0 x- J. N8 _' ^
三、为偏见或成见所左右 / @$ c; G( h1 F- l8 M' o* o
( i; ] e! b9 R+ {! X# P# X' n
( u4 ^: H: v) A. q4 W s% s/ H) w% S9 k* F( c
有时候,参加面试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面试官,或该招聘单位的负面评价会左右自己面试中的思维,误认为貌似冷淡的面试官或是严厉或是对应试者不满意,因此十分紧张。还有些时候,面试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小姐,心中便开始嘀咕:“她怎么能有资格面试我呢?”其实,在招聘面试这种特殊的关系中,应试者作为供方,需要积极面对不同风格的面试官。
4 V% z2 }+ J3 R- f* y7 O; Y
& B( `& E4 \: @ d+ D$ ^ + q$ a7 O" b% h
- V% w9 ]7 |. U8 P" `2 ?8 J
四、慷慨陈词,不举实例 ( ]' O3 [( i# h* [2 a! f3 [
. Y0 a) e0 Y l, l: u
4 ]% Z8 ?" Y F9 W8 [: F1 w# g- ?
% h" R7 b, o: v1 ~) m" z5 { 应试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聪明的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应试者便无言应对。而面试官恰恰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在面试中,应试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惟有举例。 4 H, p8 F! C( R8 X
8 G4 ~/ k. ?7 A& L' ]/ L9 H* U
! K+ \; k# l$ T* P
2 s5 M; @ P, b L8 P 五、缺乏积极态势 . w7 S a7 J: r4 D7 `
- u( U" ?' F4 u%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