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高层领导人当年怎样当处长?

[复制链接]
大领导 发表于 2016-8-14 19: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不知什么时候,“处长政治”的说法流传甚广,坊间听闻过,高层也震怒过。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前些时间李克强总理怒批:“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 * C  \. i5 ]8 I9 s' ^3 A* i) H* E
  其实在他之前的两任总理,都对此多有指摘,尤其是朱镕基:“有些部门,处长在那里做主,地方的省长、市长来看他,他对人家连眼皮都不抬一下,这样做不好。国家计委就存在这种现象,地方有很强烈的反映。一个小姑娘坐在那里,地方的同志跑到她跟前去汇报,不但不让人家坐,而且连眼皮都不抬。变成‘处长专政’,那还得了?” * b* v6 l; |+ @& m) m  a
  近几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当年在机关当过处长的并不多,跟着记者看看,其中几位常委当年是怎样当处长的。 + o, }9 s7 J9 f: O
  朱镕基 5 B5 @- p* K; f/ C+ b
  因“放炮”丢官也因“放炮”获重用
$ z( ]& q; G1 D& f& H) J6 E' d  朱镕基怒斥“处长专政”时,恐怕想不通,自己当处长时那么好的作风,怎么过了几十年、换了几茬人,就不像那么回事了呢。
; Y  I/ D7 a$ m' g  朱镕基曾经是个老处长了。他1952年就是副处长,而到1978年才升任处长,时年已50岁。这么多年里,还一度“丢”了副处长职务。
) v. T( @( T# x2 C6 }7 c+ m7 Z  1954年,朱镕基到国家计委工业综合局负责综合处工作,之后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张玺的秘书,而后兼任国家计委机械工业计划局综合处负责人。
, [% Y2 o" B3 t  1957年赶上“大鸣大放”、反右派,他在局里讲了3分钟,但出言不慎,第二年即被划为右派,被撤销副处长职务、行政降两级、开除党籍。
2 z* Z9 e! o  I$ J7 E+ x* r  1978年4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成立,朱镕基被任命为研究室负责人,相当于处级干部。次年,他转到国家经委工作任燃动局处长。据一位在老经委工作的同事讲述,这位新任处长依然不改变直言本色。一次,经委召开全体干部大会,经委几位负责人讲完,会议主持人号召干部踊跃发言。一般来说这样的会议,都是司局级干部发言,处级干部多一言不发,而坐在后排的新任处长朱镕基硬是早早地抢先站起来“放了一炮”。回忆的人形容,“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 Y( G" I1 ?! j
  有回忆者说,朱镕基的发言分析中肯,见解独到,言之有理,在会场引起一阵骚动,并立即引起经委高层领导等人的关注。
+ }" L; h4 w  q; \  W, K! e  不久,朱镕基即被任命为国家经委综合局副局长,随后又被任命为技术改造局局长。
$ C1 D) c# E$ \0 N4 t$ a  N+ D  当处长的经历影响了此后朱镕基的从政生涯。有媒体评述,朱镕基长期居于处级干部,做事直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即使后来身居高位,亲自解决危机也是常事。在清理三角债时,他以副总理身份兼任国务院生产办主任、经贸办主任;推动分税制改革时,他亲自上阵,带着财政部长一个一个去和省长省委书记谈判;在经济过热时,他兼任央行行长,亲自整顿信贷;赴美入世谈判,他坐阵最后一天的谈判现场。
4 f: B- n3 w( |% u0 T& t  这样的老处长,遇到“处长专政”,能不痛批么?
, o+ a4 T! Z+ a3 O  ?5 H2 f! L  胡锦涛
2 M, k& c. V3 x2 a" W4 t( e' M  受省委第一书记赏识的处长
0 e+ L/ L6 {0 T  _: i- j  当朱镕基还是个“右派”时,1975年,已经在甘肃呆了9年的胡锦涛被提拔为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1976年春节刚过,胡锦涛随甘肃省组织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到兰州郊区的永登县调查研究,食住都在农民家中。
) H7 M* t/ P5 \+ a; p  当时的胡锦涛任工作队办公室副主任,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路线教育的材料。当时的工作队办公室主任武天才回忆起胡锦涛的工作精神连声赞叹。他介绍,当时胡锦涛每天要到农村去调查,写报告,还要起草文件,甚至连油印的工作都要自己动手。每份材料都要油印五六百份,而且每天要不停的写,有时一天要完成数份不同类型的材料,每晚都要到12∶00以后才能睡觉。 ; l3 H/ p3 I5 I' `
  有一次胡锦涛生病,中医开了十多剂中药,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无条件熬药,他就利用回兰州出差的机会,在家中将中药煎好,装在大瓶子里,带回永登将药分成十多份,一边工作一边服药。 ( n  m9 D. `1 W' ]7 F
  1979年,出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已两年的宋平到甘肃省建委主持座谈会,时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的胡锦涛出面汇报。“胡锦涛条理简要、数据清楚的发言与众不同。当宋平问起一些方向性问题时,胡锦涛的观点与建议更让宋平激赏。”知情人士回忆说。 7 ^9 ?4 k8 S$ L4 }
  有媒体报道说,胡锦涛业务素质过硬,为人稳重谦虚,处事低调,群众基础好。在举才荐才的过程中,受到了身为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的肯定和鼓励。省建委副主任这个副厅级职位成为胡锦涛政治生涯快行线的开始。多年后,这位当年受赏识的处长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c: Q! k! Y9 l, \
  温家宝   b  r9 h- W$ j6 W* @
  从副处长到副部级仅用数年时间
3 P* h# a( ^1 x* U  温家宝与胡锦涛几乎同时期在甘肃工作。温家宝在这段时间走遍了祁连山脉。据兰州大学原校长李发伸说,从黑河的上游到下游,温家宝从头到尾都走过,如今他都能清楚地记得祁连山脉各个山口的名字。 $ c. G3 W7 a5 P  Z
  温家宝后来回忆说,祁连山主峰在5000米以上,他从事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就在祁连山主峰。每天早晨吃过饭以后,他带一个馒头上山,饿了就地捡一点干柴,把它烤一烤吃了,捡不到柴就把它带回来。下山还要背着一包石头,累了不敢坐下,就在山边上靠一靠。回到住地,经常天已经黑了。
$ i3 h2 x  q6 L4 V  1978年,温家宝任地质力学队的党委常委和副队长。当年甘肃省地矿局局长马万里来队视察,温家宝汇报时三言两语把队上的情况和发展方向讲得清清楚楚。马局长一听“这是个人才呀!”
" k# t3 O, \8 z$ }  年轻、又有研究生学历的温家宝成了当时最合适的后备干部人选。经过组织考察,1979年9月他被调入甘肃省地质局担任地矿处副处长。
9 N- P$ M  N& c7 u  甘肃省地矿局退休工程师陈光清是当年和温家宝接触较多的一个人。他回忆,时任地矿处副处长的温家宝生活相当朴素,吃、住、行力求简单。当时二人的家离火车站有一公里路,每次出差都走着去。按国家的规定,温家宝可以享受住宾馆单人房的待遇,但他每次去基层考察,尽量住在基层单位招待所,经常婉言谢绝基层单位安排的宾馆。“有一回推辞了很多次”,陈光清说。 # n- k9 z$ {. y
  有一次地质部的一位司长到甘肃考察,温家宝和陈光清作为陪同。事后,那位司长对陈光清说,温家宝很善于思考,领会能力很强,“我说了什么,他并不重复我的话,归纳的意思却完全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9粉丝

1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