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杆子”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 ?$ J8 j) U9 g* ]+ a4 K; d. [ + d6 N$ _- a8 X
在机关里,干事的人总是有干不完的事,不干事的人总是没有事可干。文秘工作人员或者说“笔杆子”,大概就属于总有干不完的事的人,没白没黑的爬格子,忙得人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我觉得,“笔杆子”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Q: m7 {* @+ B# _ A8 c
7 x/ K& o' h+ j3 {- D* {
一是要敢于说“不”。我记得,有一天,我一个材料刚起了个头,头又让我写另外一个材料,说这个材料急着要。第二个材料刚写了几行,又让我先停下,说还有一份更急的材料。说这活时,头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我就趁势问头:这三个材料,到底哪一个材料最急,我们先尽着最急的写。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写三个材料,只能写一个。就这样,拒绝了另外两个材料。因此,面对鞭打快牛,我们要敢于说“不”。& R7 |6 d4 F( N2 o: u+ v1 u
7 [ n) }1 p$ d( i
. y8 A2 B5 N/ ~% T3 u# j1 E 二是要少给领导派活。在我们起草的单位工作计划中,往往有一些涉及领导的工作。比如,领导每年要写几篇调研报告、几篇心得体会、发表几篇文章,讲几次党课等等。领导们有几个亲自执笔写材料的。这些看似派给领导的活,都是文秘代劳的。有的,还恰恰是起草文件给领导派活的人代劳的。因此,除了上边硬性要求的,我们起草文件的人,不要额外给领导派活。要知道,给领导派活就等于给自己派活。) ]; Y5 n( h& f; Z
, R3 O$ B% G' j. g/ n: T. c0 x# T/ j1 v# Z$ g9 N& ` c
三是要少提建议。有一次,我和老领导聊天。领导问我,最近,你怎么不太给我提建议了,过去,你不是经常给我提建议么?我说,那是我过去年轻傻呗。你派给我的活已经够的了,我都忙不过来了。我再给你提建议,我建议的事,你还派给我去干,这不等于我给自己派活吗!干不完、干不好,还得换你批评。我的这些话,虽是玩笑,也是实情。因此,给领导提建议,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既要显示我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要防止成为负担。% }2 k, r6 H# Y
+ _7 r! z2 J( s, z \8 d0 t; C% }) u9 E4 d+ J' `3 ^
四是要一稿多用。比如,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边要求领导讲党课,我修改过同事为领导起草的一篇讲稿。后来,上边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在市某刊物上发表有关群众路线方面的文章,年底,上边又要求一把手报送心得体会文章。我先后把这篇讲稿又作为领导的署名文章、心得体会使用了两次。一稿三用,省了不少事。6 T; R" n; C' U* D% f' N# n0 Q% b! L+ u
z; ^/ P4 d. ]( _8 z$ j
# z7 [* M F% P, \# Q8 q 五是不要最后关头不要急着交稿。过去写材料,领导要求一周交稿,我三天就交了,要求三天交稿,两天就交了。总是提前交稿,结果可想而知,材料改了一稿又一稿,没完没了。后来学乖了。稿子定稿了,先放下。一则把自己从写材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身心休整休整;二则,再就立意、结构、语言,来个回头看。反正不到最后关头不交稿,让你没啥可改,或是想改也没时间。当然,这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起码我们自己要能看得过去,免得挨批评。好在我的材料领导和同事们比较认可,还没有遇到尴尬的情况。: O- [- s4 i% Q* f/ p/ z7 ]' Y
" j6 |8 ^7 y y ~; C* j0 r: b: l( V. J8 B& U( G4 g( x9 d
6 e# r+ n9 y' Y7 ~- `) {: @) v. F
: i+ K9 y( ~( B9 h7 B% E" P
2014.2.28于长安茅庐' O1 o/ R# R {% A' e* Z4 c2 c9 A
! z4 O/ j+ d3 U0 w
! N5 I* [- C. `* R"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