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 页
文 库
最 新
藏经阁
学员区
问 答
演播室
秘 途
政 道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主题教育
党课讲稿
有奖征文
最新回放
往期分类
热门课程
我要试听
报名加入
新手教程
悬赏求助
交流记录
老秘笔谈
老秘日记
好词妙句
文秘杂谈
学习体会
领导讲话
民主生活会与述职
演讲致辞
遴选考试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
《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
《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
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
八面来风
›
文秘杂谈
›
论喝茶的境界
返回列表
论喝茶的境界
[复制链接]
陈根群
发表于 2013-7-25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喝茶之事,时代不一,叫法不同。古时曰吃茶,后来又有品茗、饮茶等多种称谓,盖多因泡茶方法之异也,但不管称谓如何,都无法掩盖茶于国人之重要性。特别自唐宋以来,国人饮茶之风就一直长盛不衰。不仅文人骚客、商贾巨富,政界精英,宗教名士热衷于品茗斗茶,流传许多逸事美谈,就是寻常百姓,也将之当成日常的“柴米酱醋油盐茶”七大生活必需品之一。毫无疑义,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标签。
1 k+ C; r( t( L
茶之所以能在中国广为流传,除却本身解渴提神、蓄精养气之品质外,还在于茶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容纳和包涵各种思想与文化,承载和寄托各种认识与感受。也正基于此,不同人喝茶是有不同之意境的。如农夫喝茶与文人喝茶,僧人喝茶与道家弟子喝茶,就算同为一杯之物,也是迥然有异。近日读于丹谈茶之文章,又查阅众名家之高论,感慨颇深。众人关于喝茶之论述千差万异,虽不乏真知酌见,却也难免真伪并存。但众名家意见颇为统一的是认为喝茶有境界之差异,而且多将喝茶之最高境界归为“茶道”。
5 r4 P5 Z* H! z: }) q/ h9 d- Y% Z
我很赞同喝茶有境界区别之说,但对将最高境界归为“茶道”的说法颇不以为然。究竟何谓“茶道”?坊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或权威的说法,可谓千人千意,而且境界万千,实难定为喝茶之最高境界也。
& @0 {3 C. [1 O* R k7 j/ n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王国维也曾经提出人生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茶禅一味。宋代学士苏东坡也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8 |# I# i0 p4 v) {$ y! T( d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 }+ D. y5 q w* i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 M% C$ h4 a' z |* E# q( x7 C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由于现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朴素境界有时亦难寻求。特别茶叶农残、添加剂、价格虚高等问题,时常人们喝的并不是茶,而是毒药、金钱了。
4 V% B& a$ c9 P' `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 W6 i# ~6 u. V7 _6 ~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6 A. n1 Y. ]: A2 R0 f' f- P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强奸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刚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E" t% Y z. Y3 F% w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 h" `- _$ D0 g& F4 H* h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S4 v4 U/ O, w5 P
清晨之时,端上一杯清茶,古朴风雅,儒相毕呈,犹如玉树临风,且又透着几分细腻和宽容。翠绿的杯中水色澄碧,那小小的叶子在这样一杯水中得以重生,然后慢慢漂浮上来,像沉睡了千年的精灵,被一壶沸水唤醒。仍旧睡眼惺忪的时候,纯净的香气就开始洋溢。一人品茗,一杯茶,一个世界,就这样静静地品,慢慢地尝,想着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生活,感恩的心思随着微笑浮上来,满口醇香。若是好友闲暇时坐在一起品茗,闲谈着身边大小事情,或好或坏,都在这一盏茶间,可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夜深之际,一杯清茶,慢慢品味每一片茶叶嵌着的每一个故事,多会给人带来一份宁静,一份灵感。喝一口淡淡的茶,唇齿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每一缕茶香,都伴随着一段温馨的记忆,和那份意味深长的隽永。所谓“能所双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如是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工作总结
政道风云
陈根群
五级大秘
0
关注
2
粉丝
30
帖子
热门图文
老秘剪裁第1378集: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
老秘剪裁第1377集: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
热门帖子
投稿专区
上海开票上海代开票上
演播室学员专区
老秘剪裁第1370集: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
演播室学员专区
老秘剪裁第1378集: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
投稿专区
2025总结!济南开住宿费发票!
投稿专区
2025总结!济南开餐饮费发票!
投稿专区
2025总结!青岛开住宿费发票!
投稿专区
2025总结!青岛开餐饮费发票!
投稿专区
关于上海开加油费发票-
300x180 AD
排行榜
日
周
月
1
老秘剪裁第1378集: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
课题: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黄金提示词示例之事务性公文提示词(1)主讲:一生
0
0
2
老秘剪裁第1377集: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
主题: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来(下)主讲:和和子时间:2025/4/25 选择播放速率
0
0
1
老秘剪裁第1377集: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
主题: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来(下)主讲:和和子时间:2025/4/25 选择播放速率
0
0
2
老秘剪裁第1378集: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
课题: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黄金提示词示例之事务性公文提示词(1)主讲:一生
0
0
1
老秘剪裁第1378集: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
课题:拥抱AI时代的公文写作(7):黄金提示词示例之事务性公文提示词(1)主讲:一生
0
0
2
老秘剪裁第1377集: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
主题:怎样把个人总结写出模样来(下)主讲:和和子时间:2025/4/25 选择播放速率
0
0
作者专栏
19476
秘途杂谈
6655
释然
老秘网客服
4162
老猫
老秘网微信公众服务号laomiwang,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完成订阅。
2827
大明老秘
2229
中国老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