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有个文学家,名左思,出身寒微,不喜欢交际,官职也不过是秘书郎,是个很不出名的人。后来,他花了10年功夫构思,写成一篇脍炙人口的《三都赋》,于是人们竞相传抄,用纸量猛增,以致洛阳的纸涨价。4 @) O/ z4 ]: r
从此,左思名声大震。直到现在,人们还常用“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哩?1 t- X$ m) C4 G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好文章的作用之大,几乎无法估量;二是要写好一篇文章,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b( @7 N9 q1 ~2 o2 n: u- w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作文训练的方法。
( p3 N3 ^' n* K( E4 Y. @% m' P 一、要积累作文材料
, M( f4 H% x8 H0 Z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 们脑子里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 家 秦牧说:“一个作 家 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的必备的。
; @0 K" ~6 z! y" K& Y% l 1. 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学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您们照 老舍先生教的办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 风 ,你记下来;下一阵雨 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 或一阵 雨 ,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 F1 H) [+ i8 _6 ~ 2. 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 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7 F2 F) ^5 I. x9 s7 I3 O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受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0 Q5 ^* A; u, I# [
据调查,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 ,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 b7 }2 V" x. g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 E/ ]2 g0 y+ ]$ L+ ?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份 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真理 。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6 L. X6 K% X4 [3 O9 o' L# m 1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4 @9 C, i$ W7 Z+ i. f5 C
2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S/ l0 W5 n" n2 [
3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0 o0 F" h# E& D7 Z. g( _
4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 G: _0 d o2 z: L- _* G- G1 |( V! S 5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 ^8 d" p* n/ _" J/ a" s- K 6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 Y( I' b7 K# z: _5 @( m 7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 M6 ]2 Q9 n' g m' R+ D. ^* k以上“七 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 “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 w! K7 Z6 t. h* l0 a" H1 Q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7 ^) ~8 X0 h: ~* w+ g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了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 h0 L% ]+ g! f: b8 t, [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 他 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 i7 Y) e" b W/ ]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文章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1 [! p3 R$ Q5 q- o
3“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写作诗,有“吟”或“哼”的习惯,因为有许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通顺,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v# x' l3 h5 c! U5 h
4“认真修改”的习惯。古训云,“ 文章不厌百回改 ”,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 R% O$ t# w5 j 5“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0 o/ t/ S1 V6 S- R3 w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对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 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 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6 c2 Z, W/ B$ S- S& S
7“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