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申论文章比作材夜思,那么开头就如同一个材夜思的脸蛋,在传统的审美观上,脸蛋漂不漂亮在决定是否为材夜思时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因此,开头写好了就有先声夺人之感,能为考生赚足“印象”分。
/ |4 I0 h' M! u9 ~8 ^" S- I 2 r% ]- I( }: o' X1 g1 K% w
文章开头的起笔应开门见山,有力量、有气魄,要独具特色,这样才能迅速俘获阅卷老师的心,开头方式有很多,可以紧扣题目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导入实例开篇立论、也可以妙用修辞提纲挈领,也可以通过引用名言名句造势。其宗旨只有一条——让文章的开头富有吸引力,并能迅速切入主题!这里对引用法开头的方式做一下简要分析,供考生参考。
D ^2 T) L/ P. g" X: S; J. S2 i/ ], B9 K4 U
1.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4 H" t+ P. @+ Y4 V( c" {
5 b. ^+ W4 ?3 o( p4 d5 I3 k 示例: t% S: i Z G- z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s& Z/ I s) W1 I+ I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具体的文章标题。. E) Z2 m- @, K' W6 b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2013·国家·地市级·第五题)
' a Y9 X4 K! S1 | …… ……
( r- {0 X6 p1 ] s- e& B 开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当前,我国既置身于文化的交流,又面临文化的竞争,要让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发放异彩,雄踞世界文化的奥林波斯圣殿,我们既要保护好自身文化的特色,又要加强输出和交流。0 F- b I& G* P) I
小注:国家领导人在权威会议上做的讲话内容可以直接用来做文章开头,当然引用要适度,不用做大篇幅引用。建议考生加强平时对新闻的关注,国家领导人讲话内容涉及到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老秘网在写文章时引用能提高所写文章的含金量。如果给定资料中也含有此类资料也可作适度引用,但建议篇幅不要过长,一两句话带过即可。
! N$ m5 P/ G$ o' n. T; `, N 2.党和国家重要的会议文件
* M! F3 s [8 u* { 示例* E F( B1 V" Z# A% U
围绕"给定资料"主旨,联系浙江实际,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 x" Z- j( X2 v" z0 S
要求:(1)观点正确、结构完整;(2)论述深刻、条理清晰;(3)字数1000-1200字。4 O0 d' O3 b% Y# m9 q5 \
(2012·浙江省·第三题)' N4 e; B" {) A* l- h6 y% a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全球海洋经济仍将加速发展,沿海省市海洋开发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和浙江省内海洋开发方兴未艾。面对当前形势与机遇,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将呈现跨越发展新局面、海洋事业进入协调发展新时期、海洋事业步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
/ {. N, s+ O. b I x3 l8 Y 小注:党和国家的政策会议文件往往比较宏观,考生如果想引用,最好能做到具体化,从浙江省的实况出发。文章写作的开头讲究高处落笔,低处着墨。引用政策文件能让文章的总体立意提高,但引用时要加以选择,否则便奠定了文章枯燥的基调,成为文章的败笔。
$ t4 i* K! s. Z( \
- ]5 g% K5 n: i) p4 c x 3.名人学者的经典著作、语录0 T1 q/ W7 l+ G- y1 u( C
5 q: k1 M* R0 Y 示例一; {; i) L( g% s( G# [7 e! p2 i
题为《以人为本加强执政能力》的文章开头写道:
) V2 F: `3 p. {" h0 R5 j9 T% X4 B 姜子牙在《六韬》中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然而在部分提取,政府还存在官僚主义思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滥用职权,违法行政,严重分割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损害了国家公信力,反映出个别地区和政府执政能力有待提高。1 ^: s1 l+ J. W: K+ |% I
文章开头以姜子牙在《六韬》中的一段话自然地引出了国家建设应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指出当前部分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思想,滥用职权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反映出个别地区和政府执政能力有待提高的要求。
4 w# g" p4 g* }& ?+ r! B2 E 示例二) J- q% _7 V8 \
题为《化“应试”为“素质”——育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开头写道:6 V" n$ \9 m6 Q% \0 Q" s6 h, R
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有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当下的中国教育依然没有摆脱“急功近利”的绳索,高度竞争的应试,使学校和家庭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孩子的升学考试上,“分数”仍旧是衡量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直接标准。可以斗胆地说,“功利教育”绑架了学生,挟持了老师,误导了家长。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体质差、“留学”热、“虐童”等现象都是这种体制的副作用,因此我国教育亟需创新教育模式,化应试为素质!
% f+ [8 N. I1 |8 K3 V 文章以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看法开头,引出中国教育的现状,为适应高度竞争的考试,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直接标准。进而引发了像大学生就业难、学生体质差、留学热等诸多社会现象。最后点题,引出论点,我国教育亟需创新教育模式,化应试为素质!开头新颖,语言流畅。
% y3 T: I" w7 \& R* ]4 B Z0 L2 o 小注:对经典著作、语录的引用要做到恰到好处,衔接自然。能顺利的引出给定资料中反映的问题,为提出总论点做铺垫。此类知识的合理引用会让开头更加生动新鲜,给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很考验考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考生在运用时要熟悉知识来源和内涵,切不可张冠李戴。
: v7 ~: D$ A3 Q4 p/ s9 L, W. s4 B+ F
4.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名言警句、通俗易懂的俗语、谚语8 [7 R2 D5 d. C$ w3 Z+ g
! [6 l/ V% y* f7 f#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