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务接待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商务接待礼仪,可以给来访客户一种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商务交往的顺利进行。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商务接待礼仪,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商务接待礼仪基本知识。 * u3 g$ p- q" j
商务接待礼仪基本原则
0 G0 I2 S! \% O! @6 i
" X$ r4 s! V m6 j 商务接待成功的秘诀在于细心,照顾到每一个客人的喜好,他们会高兴你的细心的。了解客人,对新老朋友都热情相待。在商务接待中提高公司形象,强调公司的任务,但要做得圆滑而漂亮。) N2 g# F7 @: P
. D6 f% u# @2 i$ L' i6 {- m& X 一、介绍的礼节$ Q, U9 K1 @# ?7 B, w. |0 p
2 x1 g) y0 }. G, g2 Q; l 介绍的手势: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
$ y Z/ B# ~1 y u) P4 V. @; D( p% l
介绍的顺序:先介绍位卑者给位尊者。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给年长的;自己公司的同事给别家公司的同事;先将职位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公司同事给客户;非官方人事给官方人士;本国同事给外国同事;如果身边各有一人,先介绍右边的,再介绍左边的。
6 O r2 j# m4 U# x
! v3 w# T5 M( O3 C 二、握手的礼仪6 l/ m! {: G' L, s, p# g! g
$ _$ C, \- v' X6 N3 Z
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
# k. a" W) _0 O* B, U/ D5 m9 k' L4 q1 L% S- }7 W: m4 o- a
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握手显示出一个人的谦卑和毕恭毕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J1 u* c2 Z; b5 N4 }: V
. D- t: F/ z/ q f 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当然在严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脱。比如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这时一般也应先说声:“对不起”。握手时双方互相注视,微笑,问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显得心不在焉。
1 z( y$ B) A( ~- \" \' b+ a: K G# s" F3 d/ Z) X
除了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两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经心地用手指尖“晴蜓点水”式去点一下也是无礼的。一般要将时间控制在三五秒钟以内。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烈,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
: o0 v% B9 F C0 Q6 y7 ~6 C. R# y* x; ~# i! X. S
握手时两手一碰就分开,时间过短,好像在走过场,又像是对对方怀有戒意。而时间过久,特别是拉住异性或初次见面者的手长久不放,显得有些虚情假义,甚至会被怀疑为“想占便宜”。. |+ }& M7 N% X! v& @" C
1 o" u9 v( f/ z7 B' _% y j8 R 长辈和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男女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当然,如果男方为长者,遵照前面说的方法。: J$ [' [$ F6 @
# _/ p% e/ @& C- i4 @7 t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
) d; w; E2 e% z, l; a* F! k7 @2 Q( N- k7 i& s2 Z5 G
交际时如果人数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几个人握手,向其他人点头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为了避免尴尬场面发生,在主动和人握手之前,应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对方欢迎,如果已经察觉对方没有要握手的意思,点头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s7 J) O' f" y# [/ e
9 w* c7 V' l3 p. @
* |1 ?+ ?) i5 {$ Q0 ?; D% @% l+ ^3 C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它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M9 Y2 i) \8 G/ V
6 r7 i- U7 ~$ w5 f8 T
在接待来访者时,这一问题变得特殊一些: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就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就表示“再见”。这一次序颠倒,很容易让人发生误解。
/ I# k, t. i+ A1 F" _. p6 p7 g: |8 [9 _
应当强调的是,上述握手时的先后次序不必处处苛求于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长者、上级。而位卑者、年轻者或下级抢先伸手时,最得体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进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对方当场出丑。
" d# E, B; U+ Q, S8 w8 L( C: ]9 h
, ?7 E$ H! H3 g5 m' ]7 x I 当你在握手时,不妨说一些问候的话,可以握紧对方的手,语气应直接而且肯定,并在加强重要字眼时,紧握着对方的手,来加强对方对你的印象。. L. n( v# Y, O+ y( g! \& T- x/ S
7 H* N1 T z; \" [& L
握手的场合也有讲究,在如下几种情况下,应该握手,如: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拜访他人后,在辞行的时候;介绍给不认识的人时;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别人给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表示感谢、恭喜、祝贺时;对别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得知别人患病、失恋、失业、降职或遭受其他挫折时;向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通常,上述所列举的情况下都是适合握手的场合。( n, i4 `8 W1 U0 N
" G* y+ _- P1 b 最后,说说握手的八禁忌: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抵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份客套;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要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异性,也要这么做;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不要拒绝和别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 Z% ?3 w' Y8 I; [
3 b$ @" a) L0 Z( g 三、交换名片的礼仪& f0 ~. e% \8 ^$ h8 K* Z
3 R+ ~+ R* t7 t. \ 如果是坐着,尽可能起身接受对方递来的名片;辈份较低者,率先以右手递出个人的名片;到别处拜访时,经上司介绍后,再递出名片;接受名片时,应以双手去接,并确定其姓名和职务;接受名片后,不宜随手置于桌上;经常检查皮夹,不可递出污旧或皱折的名片;名片夹或皮夹置于西装内袋,避免由裤子后方的口袋掏出;尽量避免在对方的名片上书写不相关的东西;不要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上司在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6 `% g8 m8 `$ p
, K3 ^% Q, J4 R/ v
! U5 T0 x5 n6 ~8 x3 M# U+ a 四、引导的礼仪* {- q# Y- g+ `; z# i. V
+ l! E2 J' E+ m3 r _0 S* O8 H) w% q* O
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5 @1 @; U7 \$ h Q) o1 ?' q1 l4 q
1、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 K) s( }$ N0 M9 Q5 A' d9 Y) c& y7 A
! t5 T3 l* O3 L* N% V0 U" L- P" r 2、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2 o' |% N) ~4 Z% r; m( w" m5 M$ O
, y E F, P, H2 u% e- p! p
3、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O% Z& X; j$ A0 w/ @; l9 e; E
: Y% ]% a1 b! {# w$ g
4、客厅里的引导方法。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I8 N/ n) c" f. t1 w
+ X5 Y; J! h W. Y. j/ j! k" H
五、乘车礼仪 + L" v0 M1 E ^9 A8 T
2 C; B. `2 X4 W' a' |
(一)小轿车9 u. e8 L: A& A# H9 C6 T3 j
- Z( M9 K' `7 r 1、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3 y7 K; |# z* g) ?
; ?/ ]1 E! v6 Y2 V: L 2、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 j6 m& g, {9 j* y1 ]3 K& n& I8 N8 j& G6 w7 f+ Z' U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c9 M* f/ q2 ^4 a {! t2 y
0 m% K6 Z0 O& w) \
4、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8 n% a) g T' `* ^( _7 X; w
$ o0 O9 ^9 N* I/ S+ i; F 5、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 k) P! \+ v; _- l2 D4 F4 ^& {) W$ d: {4 L% C- o
6、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Q% L2 M( y( X- C' a) U% B) ^
8 @- Q& T u5 u9 y; z) `
(二)吉普车
1 ^ b/ [* m% K3 ]/ ^! \
3 e4 Q: v, p7 E& m1 V( u5 z: v$ {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 f. m, {* ^* F' p0 W6 N' b% d9 N& F3 N( h% x9 V+ F9 P
(三)旅行车- l0 W* R7 p5 k) X- _, e3 M6 E
, a- N5 E! E8 ?
我们在接待团体客人时,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5 {. x9 m) f4 b3 F$ C)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