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o3 P4 `' I: d& E; |' M写材料须忍受寂寞和孤独。写材料是一个精细活,既要贯彻上级要求,也要体现领导意图,还得结合单位实际,最重要的还是推陈出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相关素材作支撑,需要我们从零碎杂乱的材料中去粗取精、归纳总结。因此,在上班时间是完不成任务的,只有在下班后才有整块时间静下心来工作。写材料必须耐得住寂寞,别人下班,我们上班,别人回家有亲人陪伴,我们却在办公室与文字为伍,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也”。一篇好的材料,必定是一个“孤独”的人(群)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认真思考,通过不断的提炼与堆积而增加长度和厚度所形成的,是孤独与寂寞催生的产物。对于作者来说,寂寞和孤独是写材料的必经过程,回避不了。 . [4 `5 w Z& Q, W% |# Y : w0 p' Z, N' T; c8 m3 a6 F写材料最终收获的是喜悦。写完一篇材料,无论质量高低,都会有交差的轻松。如果一篇文章需要反复修改和斟酌,这个过程如同当年毛主席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一样有意思:对于标题和框架,就象选干部配班子一样进行比对和讨论,以求最大限度地说明问题;对于文字搭配,就象指挥千军万马一样进行调整和配置,以求取得最佳表达效果。当一篇材料最后落笔付印,得到领导和大家一致认可,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了单位工作的时候,材料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这时,之前所有对写材料有无实际意义的猜疑都得到了答复,所有经历的痛苦与孤独都得到了补偿,所有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得到了回报,这是最开心的事,也是所有材料人力求达到的目标。3 _; i2 _) G+ C
& |4 c' ~+ P9 b' t体验写材料的苦与乐,有助于我们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有助于我们提高使用文字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写作的感情,是每一名党政机关干部的必修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