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并不是人们为自己开脱而寻找的理由。因为还有下一句“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我们都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人一生都在得失中做选择。只要有所的就有所失。人也正是在经历事情之后变得成熟起来。仿佛犯错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回忆一下,没有那一份顽劣和调皮,怎么会有今天的智慧和机敏;没有少年时的莽撞与豪情,又怎能有成年后的老成持重;没有昔日的冲冠一怒,又怎换来如今的心静若水……& [% r/ W0 S/ b; n1 o# V% m' l
: ]5 z$ I. n A( A
所以说人一生都会犯错误,但重要的是能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从错误中明白道理,希望下一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那是最好不过了。哲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也不要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谁都幼稚过,但不能总长不大;谁都冲动过,但一定要学会克制;谁都迷惑过,但必须端正态度。要学会反思、懂得学习,在不同的磨砺中提高自己。正如明朝的名臣高攀龙曾经所说:“发现过错可以求福,自我反省可以免祸。时常看见自己的缺点,就是走在吉祥中了。自己承认不是,别人便不好意思再开口指责了。其实人非圣人,怎么能尽善尽美呢?别人来找我麻烦,多半是我咎由自取。我们应该反省自己,道理自然就会发现。这样,我的心愈细密,临事便愈精详,一番经历,一番进步,节省了多少气力,增加了多少见识。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为总是看别人的不是。”6 s- e! j- ?7 o O
* s2 C z0 h% ~ q我们还要做到两点: 7 H8 r* G: x+ w/ W . n# m3 v6 b: H) E: j一是人不可以犯原则错误。君子可以不拘小节,但不能放弃根本的原则。阮籍疯癫、稽康临刑、刘伶醉酒、陶潜归隐……即便当内心和现实生活充满矛盾的时候,依然固守着做人的本份、信念的执着。当今社会进步神速、发展迅猛,如大江奔涌,然而也泥沙俱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也屡见不鲜。随波逐流的同时,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总在河边走,千万别湿鞋。既然如履薄冰,就更得小心翼翼,更得提防别让随时涌来的暗潮吞噬了自己。而处变不惊的那份定力只能缘于平常刻苦的修炼。6 n7 R) e% h/ H+ S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