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鸟 发表于 2017-1-9 14:00:54

十子登科式的写作手法,对具体内容还没有细看,先学习,谢谢!

星辰雷木 发表于 2017-1-9 14:39:44

重重奏响,不一样的精彩,一样的酣畅!

麦克风 发表于 2017-1-9 14:44:55

我是铁杆的,自己人,学习一下

jiujiedexiaoniu 发表于 2017-1-9 14:46:20

很喜欢房老师,说的都是很管用的实话。

舞墨 发表于 2017-1-9 15:30:01

深度好文,内容阐述非常具体,单单是标题就很值得借鉴

从容 发表于 2017-1-9 15:35:35

你好
我想学习一下,这个不错的内容

sunshine520 发表于 2017-1-9 15:58:33

所谓“领子”,就是文章的枢纽。唐·韩愈在《进学解》中说: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意思是皇帝的龙袍构造非常复杂,但只要抓住衣领,整件龙袍就可轻轻提起。换句话说,抓问题要抓关键。对写公文来说,就是必须有一个着力点,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领起全篇的作用。这个“领子”,多见于各类公文的标题部分,必须提炼得准确、清晰、凝练、集中。如《国务院关于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通过标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本文主要讲“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领子”也常见于文章的开头部分,如“为继续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稳步推进建设健康××工作,切实做好国际峰会保障工作,现就××市开展爱国卫生和建设健康城市工作作如下通知……”,显而易见,文章的表达重心即在于“爱国卫生和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由此“领”起了下文关于“爱国卫生和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等内容。
sunshine520,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十、打好“楔子”。所谓“楔子”,就是佐证的资料。“楔子”在词典里的意思有三种,这里取“用来加强、支撑或保持固定位置的固体物”之喻意。有些公文写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公文的主体部分因结构统一性、简练性和规范性的需要,很难罗列所有的辅助资料,而一旦缺少相关资料的佐证,公文的有关观点就会留下缺口,因此,很多公文都采取了连带“附件”处理的方式,如此,在不影响公文整体结构均衡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了文章的表达空间,使公文内容得到了恰当和妥善的处理,弥补了主体结构的缺憾。这里的“楔子”,可以是依据的上级有关文件,也可以是要实施事项的具体方案,还可以是有关事实的背景资料。通过“主体+附件”的形式,就可以把“怎么执行”和“执行什么”巧妙地分开,使宜简的内容最大化地压缩,使宜繁的内容尽可能地丰富,有效地增强公文的表现力。
此外,还要提好“靴子”,也就是写好公文的结束语。“靴子”并不是每一个文种都必不可少的部分。有的公文,“靴子”必不可少,少了就会使内容残缺不全,影响表意,如请示、批复等。而有的公文,则时有时无,如通知中的任免通知往往以“特此通知”收尾,而会议通知则常省略结束语。还有些文种,“靴子”干脆省略,如通报、命令、决议等。公文写作是否需要穿“靴子”,要依据文种的内在特点和特定表达的需要而定。

Ares 发表于 2017-1-9 16:25:08

总结得非常到位,学习了

泰山石369 发表于 2017-1-9 17:16:33

很有深度总结,认真学习!

wq309497015 发表于 2017-1-9 18:48:57

{:4_86:{:4_86:}{:4_86:}{:4_86:}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写好法定公文必须弹好“十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