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作为公务员,文字功底是必要的基本功
表面上好像是个形式的问题,但形式不讲究,往往就会以文害义,影响和损害机关工作的规范规则。如果不考虑文种的要求和对象,就会影响公文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考虑对象的需求,可以看出作者和行文单位缺乏诚意,也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当然像文稿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和错别字,更直接贬低了作者和行文单位的素质,很损害作者和机关部门的形象,这样的错误属于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读到这篇文章,发现自己也经常犯这个错误,但一直没有人指出来,今天终于明白了,又在这儿学了一招,就是公文写作要严格规范。
机关还是讲点规矩好,不过这一点好像有点过了
关注这个系列很久了,很受益
确实是这样子,领导出样稿时都是让我们排16号纸,用A4纸打印,一开始还不明白咋回事,后来才知道是为了给领导留地方改稿子。
像是个形式的问题,但形式不讲究,往往就会以文害义,影响和损害机关工作的规范规则。如果不考虑文种的要求和对象,就会影响公文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考虑对象的需求,可以看出作者和行文单位缺乏诚意,也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当然像文稿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和错别字,更直接贬低了作者和行文单位的素质,很损害作者和机关部门的形象,这样的错误属
对楼猪只能说,你太伟大了!!
文稿露怯,露什么“怯”呢?首先是不符合机关文稿的规范要求。现在机关对公文的要求越来越细,不同的文稿都有不同的规范,就是为了办文的效率,保证机关公文的正常运转。即使这样,不讲规矩的公文还是屡见不鲜。一次,一个司局上报了一个重要活动的请示,在正式签报单的左上角还贴了一个黄纸片,司领导随手写了两行字:领导:这次活动很重要,请您一定参加。当时我看到领导很不满意,让打回去,意思是说,这么重要的请示签报怎么能贴个小纸片呢,太不严肃了。黄纸片是办公室流行的用品,一些青年说是“便签”,我说不是,便签一定是印刷有单位名称的纸张,虽然小一些,并一定标明是“便签”,而不是“随手贴”。我们还经常能看到随手贴上还画上表情符号,这些都不符合机关公文的要求。
这样的错误属于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