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征文”:我的得意之作--湿地考察报告(直播版)
老秘网不错,恩,挺不错。既然来了,啊,那我就讲几句。讲哪几句呢?这个,啊,大家都说事不过三,那就讲三句,讲讲我为什么来,怎么来的,来了干什么的问题。
第一,我为什么来?
准确地说,应该叫为什么再次来,再次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说我以前来过。那为什么再来呢?再来是因为一位同事、朋友兼兄弟的QQ更新里提到在这里发表了篇文章,于是进来看看。
再次也好、重回也罢,说到这两个字,本人还确实是有点小脸红的。作为一个一直以来以谦虚低调著称的人,我以前确实来过老秘网,当然,来的时间很短,不过虽然短,但我也还是保持了长期以来上论坛善于猫着、潜着、无语着的优良作风,基本上没说过话。
不过今天我还是要说一说的,因为节前要上班,而上班基本没事干。大家看清了,我说的是基本没事干,革命工作永不止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想干,事情总是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同志们别看错了,我说的确实是有事要干,确实不是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横横,有点跑偏了。
那位小兄弟在坛子里说的话、传的稿我看了,总体感觉是,前言写得比正文好,聊起天来比发言好,当然,他作为小秘来说,现在写的比以前好。
作为一个曾经干过小秘工作的革命同志,本人对秘书、材料以及办公室工作也是很有感情的,怀念、留恋、感谢是感情,当然,纠结、折磨、厌恶等等,也叫感情。总之,像好多人年轻同志“把妹”未果时常说的,感情真TM不是个东西。不过,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今天我说的感情,主要是怀念之情、感谢之情。
为什么来,就说这些。
第二,我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当然是找上门来的。上午同志们也看到了,来的时候还没找见门,是我坛的高级领导人老猫同志把我领进来的。说这话我都丢人,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与门相关工作的人,比如走后门、找门路、看门房等等,这次竟然真就没找着门。恩,形势变了,奖金没了,队伍不好带了,所以,丢人不属于我。
怎么来的,还有几句,要说一说。刚才说到感情,秘书的感情,这次来呢,其实也是因为感情而来的,刚才群里有同志说,蓬门今始为君开,确实,我这一来,确实是为“君”来。君者何也?来了老秘网,愚以为,秘书、材料可称二君也。
秘书、材料何以为君?这个问题我想放在后面讲。这里呢,就说缘君而来的事。曾经为秘书、材料倾注了许多时间精力,一来工作职责所在,二来小可别无他用,不谦虚地说,作为一个公务员,中专毕业,分配上班,别无他长,文字功底稍好而已。(看看这话说的没错吧,我确实是一个谦虚低调的人吧。。。)所在,我还想说,虽然没找着门,但作为一个重感情的人,我是寻着感情的脚步扑面而来滴。。。(晕,跟脚步扑面,这不成了狗啃地了么。。)。
此为二。
第三,来了干什么。
四大憋屈,你们知道的,“***、***、戴绿帽,写材料”。所以,来老秘网,还能干什么,只好继续憋屈了。
既然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投稿。说到这,那谁,我恨你,敢统一题目叫“我的得意之作”,让不让人活了?作为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民,作为谦虚谨慎低调朴素的憋屈小秘,把得意二字高悬,我们情何以堪? 当然,恨归恨,稿还是要投的,当时初衷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初来乍到看到有些活动,但进展缓慢,离15之数差距甚大,纯粹是出于革命友情支持一下老猫同志,搞这个活动不容易,谁搞谁知道。。。。。(这下知道了吧,我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乐于助人的人)
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干什么,更重要的,还是想说说刚才“秘书、材料何以为君”的事。
其实以“君”称二者,是有些勉强的。也是因为群里聊天说到了“为君开”等等的话语,顺手拿来一用。不过,君为敬称,不同侧面、不同语境,或有正统、示范、效仿之意。我等皆一小公务员,自愿也好、无奈也罢,当好秘书、写好材料是很多人的梦想。秘书、材料里面有学问,我想,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当秘书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领导、学习领导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处事风格,写材料更好地考究一个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很培养人、锻炼人、提高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有学习之心、入世之心,在干部这个职业里,哪个岗位最能锻炼提高人,秘书一职、材料一事当是捷径,或为首选。
来了干什么,就是想说,虽然皆知材料苦、秘书累,虽然皆知表面风光、内心沧桑,既然干了这份差,还是应该坚守,虽苦犹乐,以苦为乐,也为人生一境。
此为三,到此殴了,哈哈。
附原稿:
关于西安、银川、千阳等地湿地公园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了切实搞好黑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月*日至*日,***同志带领****等部门负责同志,赴银川、千阳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西安大唐芙蓉园(以下简称“两地一园”)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点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三者同处中西部内陆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湿地类型与我老秘网县多有相似之处,而且同属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先期了解,“两地一园”在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理念、建设内容、推进措施等方面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经请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因此成行。
一、“两地一园”基本情况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是2006年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乃至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分为鸣翠湖和阅海二个园区,总面积4万多亩。此次我们重点考察的鸣翠湖湿地,位于银川市东侧,西距黄河3公里,面积1万余亩。鸣翠湖是历史上黄河改道后遗留而成,2000年起由政府规划建设,湖区集河流、湖泊、沼泽、灌渠于一体,通过退田还湖、滩涂清淤、调控水位、恢复植被等措施,使鸣翠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银古公路自东向西穿过,将鸣翠湖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为生态核心保护区,主要供鸟类栖息,北片为生态保护区、湖泊旅游区、休闲度假区和管理服务区,其基础水源主要靠黄河水渗透,人工湖泊水主要来自农田退水、地下水和沟渠补水。整个湿地公园设施建设功能齐备,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自然性,人为建设痕迹较少。但在具体布景上,大到廊廓亭台、水面造景、巨型建筑,小到点缀其间的园景设施,又体现出细腻浓郁的人文化风格。集文化性、趣味性和自然生态与一体的“芦苇迷宫”、“百鸟天堂”、“碧水浮莲”、“千步廊桥”等十大景观别具匠心,远近闻名。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千河谷地中游,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各项工程规划建设总投资 8854万元,工期 7年,到 2015年建成。现已投资 3000万元,启动了湿地公园子项目千湖橡胶坝、世景园项目,在湿地内栽植芦苇 650亩,景区绿化面积达万余亩。在考察湿地的同时,我们重点对其橡胶坝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据介绍,该县共投资1700万元,在千河城区段建起集防洪、生态、美化于一体的橡胶坝2个,形成的36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镶嵌城中,成为全县标志性水利工程,实现了依山傍水、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园林景观。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也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其中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俗、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我们对西安大唐芙蓉园的考察,重点是对其公园规划、布景设计、小景建造等细节进行学习。
二、建设经验、主要感悟及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两地一园”在建设发展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感悟之一:湿地之存,首在认知。生态是生存环境,也是发展环境,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城市周边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园景观或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展现着城市内在的魅力。这次考察的宁夏中卫、银川等地,在未开发前都是黄河水湾形成的天然湿地,经过规划建设,循环利用黄河水补充水源,贯通形成广阔水域,修整芦苇点缀造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同时,美化了城市软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影响力。在恢复和保护湿地的前提下,银川市更加注重利用湿地做大城市建设的文章,把湿地纳入城市绿化规划范畴,以此带动新城区发展,使周边土地迅速升值,一片片崭新的住宅小区依水而立,成为银川新城区最亮眼的风景。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在西部内陆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建设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建设,以生态经济促进跨越发展。就湿地公园建设而言,必须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恢复保护湿地,又要突出公园功能,将潜在生态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优势。
感悟之二:湿地之美,独在于水。此次考察的“两地一园”,银川湿地依黄河而建,浑然天成;千湖湿地据千河之滨,山明水秀;大唐芙蓉园主要取水于曲江,再经人力加工,开挖湖泊,引水入园,大做水文章,园内银桥飞瀑、紫云楼、御宴宫、诗魂等数十处景观,无一不依水而建,因水而成。尤其是紫云楼前的湖面,集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是世界级大型现代化水体景观,其中宽120米高20米的水幕电影,为全球最大、世界之最。这就启示我们,水是湿地的灵魂,也是湿地公园得以存在和建设的根本。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一湾碧水一样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如何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好黑河水,是设物造景、提升品位的重中之重,必须集思广益,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倾力打造。
感悟之三:湿地之秀,重在生态。银川、千湖湿地之所以能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并成功获批,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借助了湿地生物种类多、数量大的优势。鸣翠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种植适生湿地植物和水生植物,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鸟类栖息地,现在南来北往迁徙停留和常年栖息的鸟类达100多种20多万只。千湖公园现有湿地植物34科61属101种,湿地鸟类14目24科81种,水禽4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如大天鹅、灰鹤等,雁鸭类种类数量约30万只左右,湿地生物非常丰富。“两地一园”的共同特点,不仅是天高云淡、山明水秀,有自然风光的静态之美,而且其中鸟语花香相映成趣、蛙鸣鱼翔各得其乐,而且有“如诗似画起涟漪,碧水绿妆泛渔舟”生活情趣之秀,真正一幅湿地画卷。我们因此得到的启示是,湿地公园建设必须要以完善湿地功能、彰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尽可能地为各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湿地公园可能就和一般公园类同,既丢弃了湿地应有的内涵,也背离了我们打造湿地城市名片的初衷。
感悟之四:湿地之胜,尽在人文。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建设定位是文化主题公园,其中必去之处,是园中的唐诗峡。大气雄浑的园林景观雕塑《诗魂》,随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起伏,在山崖峭壁上凿刻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形象和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60余首,象征了唐诗在中国文学中的崇高地位。诗魂、诗峡群雕融园林造景、书法雕塑、印章刻字、图形纹样等多种传统艺术于一体,不仅为灿烂的唐诗文化树起一道丰碑,也极大地提升了芙蓉园乃至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内涵。行走其间,“品诗观景意未尽,不觉已是日黄昏”,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银川、千湖也非常重视湿地文化,一边搞湿地公园,一边建设科普基地、文化长廊,增强湿地公园主题和功能的认识,把湿地公园建设成了集物种栖息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区。由此而见,湿地公园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外部景观上,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对于提升园区品位的重要性,赋予湿地以历史风韵和文化品相,只有这样,景区才有内涵,才能给人深刻印象。
三、关于我老秘网县湿地公园建设的设问及思考
湿地公园建设,虽然国内许多省市已经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但和我们相比,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建设资金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不能完全模仿,全部照搬。如何立足我老秘网县实际,加快建设城市湿地公园,需要全县上下、社会各界进行深入思考。
一问公园定位是什么?这是我们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我们城郊的湿地类型和拟建设的湿地公园,不同于黄河岸边浑然天成、地域广阔的银川湿地,也不同于巨资筹建、文化深厚的西安大唐芙蓉园。就湿地类型而言,我老秘网县城郊湿地,属于在对湿地合理的恢复保护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我们要建设的湿地公园,也就因此是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文化 、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这是我们搞规划、搞建设必须明确的思路和前提。
二问建设原则是什么?明确了目标定位,之后的建设就要紧紧抓住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属性展开。这一点上,国际国内都已基本形成共识,城市湿地公园,就是要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突出重点,有序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要坚持重在保护,最小干预。湿地公园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为前提,少改造、多保留,少建设、多修复,少人工、多自然,严格限定湿地示范区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实现对生态平衡的最小干预,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协调统一。要突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核心,努力从整体上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园区的整体风貌要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人工建筑物风格应与湿地的整体面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三是坚持合理利用,注重效益。湿地保护不是简单实行人与自然的隔离。只讲保护不讲利用,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是消极被动的保护。因此我们要把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双赢。四是坚持良性发展,循序推进。黑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没有更多范例和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们的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抓好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先急后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三问走进公园看什么?我们处于全市湿地核心区,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那么我们的湿地应该怎么建,用什么方式、什么形式展现独有的特征?人们来到湿地公园,想看什么,又能看到什么,都需要认真思考。
一方面,生态建设要自然、丰富、优美。我们建设湿地公园,展现湿地生态景观是前提、是根本。尤其是我们处于全市湿地核心区,所以我们的建设,要特别注重湿地功能的恢复与保护,既要努力建设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还要为大批飞鸟水禽提供栖息场所,营建人与其他生物种群和谐共处的家园。
**** Hidden Message *****
聊天慢慢来,先把稿子传了。
关于西安、银川、千阳等地湿地公园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了切实搞好黑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月*日至*日,***同志带领****等部门负责同志,赴银川、千阳国家级湿地公园和西安大唐芙蓉园(以下简称“两地一园”)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点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三者同处中西部内陆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湿地类型与我老秘网县多有相似之处,而且同属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先期了解,“两地一园”在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理念、建设内容、推进措施等方面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经请示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因此成行。
一、“两地一园”基本情况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是2006年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乃至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分为鸣翠湖和阅海二个园区,总面积4万多亩。此次我们重点考察的鸣翠湖湿地,位于银川市东侧,西距黄河3公里,面积1万余亩。鸣翠湖是历史上黄河改道后遗留而成,2000年起由政府规划建设,湖区集河流、湖泊、沼泽、灌渠于一体,通过退田还湖、滩涂清淤、调控水位、恢复植被等措施,使鸣翠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银古公路自东向西穿过,将鸣翠湖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为生态核心保护区,主要供鸟类栖息,北片为生态保护区、湖泊旅游区、休闲度假区和管理服务区,其基础水源主要靠黄河水渗透,人工湖泊水主要来自农田退水、地下水和沟渠补水。整个湿地公园设施建设功能齐备,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自然性,人为建设痕迹较少。但在具体布景上,大到廊廓亭台、水面造景、巨型建筑,小到点缀其间的园景设施,又体现出细腻浓郁的人文化风格。集文化性、趣味性和自然生态与一体的“芦苇迷宫”、“百鸟天堂”、“碧水浮莲”、“千步廊桥”等十大景观别具匠心,远近闻名。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千河谷地中游,是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各项工程规划建设总投资 8854万元,工期 7年,到 2015年建成。现已投资 3000万元,启动了湿地公园子项目千湖橡胶坝、世景园项目,在湿地内栽植芦苇 650亩,景区绿化面积达万余亩。在考察湿地的同时,我们重点对其橡胶坝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据介绍,该县共投资1700万元,在千河城区段建起集防洪、生态、美化于一体的橡胶坝2个,形成的36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镶嵌城中,成为全县标志性水利工程,实现了依山傍水、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园林景观。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也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其中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俗、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我们对西安大唐芙蓉园的考察,重点是对其公园规划、布景设计、小景建造等细节进行学习。
二、建设经验、主要感悟及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两地一园”在建设发展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感悟之一:湿地之存,首在认知。生态是生存环境,也是发展环境,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城市周边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园景观或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展现着城市内在的魅力。这次考察的宁夏中卫、银川等地,在未开发前都是黄河水湾形成的天然湿地,经过规划建设,循环利用黄河水补充水源,贯通形成广阔水域,修整芦苇点缀造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同时,美化了城市软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影响力。在恢复和保护湿地的前提下,银川市更加注重利用湿地做大城市建设的文章,把湿地纳入城市绿化规划范畴,以此带动新城区发展,使周边土地迅速升值,一片片崭新的住宅小区依水而立,成为银川新城区最亮眼的风景。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在西部内陆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建设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建设,以生态经济促进跨越发展。就湿地公园建设而言,必须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恢复保护湿地,又要突出公园功能,将潜在生态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优势。
感悟之二:湿地之美,独在于水。此次考察的“两地一园”,银川湿地依黄河而建,浑然天成;千湖湿地据千河之滨,山明水秀;大唐芙蓉园主要取水于曲江,再经人力加工,开挖湖泊,引水入园,大做水文章,园内银桥飞瀑、紫云楼、御宴宫、诗魂等数十处景观,无一不依水而建,因水而成。尤其是紫云楼前的湖面,集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是世界级大型现代化水体景观,其中宽120米高20米的水幕电影,为全球最大、世界之最。这就启示我们,水是湿地的灵魂,也是湿地公园得以存在和建设的根本。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一湾碧水一样天”,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如何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好黑河水,是设物造景、提升品位的重中之重,必须集思广益,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倾力打造。
感悟之三:湿地之秀,重在生态。银川、千湖湿地之所以能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并成功获批,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借助了湿地生物种类多、数量大的优势。鸣翠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种植适生湿地植物和水生植物,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鸟类栖息地,现在南来北往迁徙停留和常年栖息的鸟类达100多种20多万只。千湖公园现有湿地植物34科61属101种,湿地鸟类14目24科81种,水禽4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如大天鹅、灰鹤等,雁鸭类种类数量约30万只左右,湿地生物非常丰富。“两地一园”的共同特点,不仅是天高云淡、山明水秀,有自然风光的静态之美,而且其中鸟语花香相映成趣、蛙鸣鱼翔各得其乐,而且有“如诗似画起涟漪,碧水绿妆泛渔舟”生活情趣之秀,真正一幅湿地画卷。我们因此得到的启示是,湿地公园建设必须要以完善湿地功能、彰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尽可能地为各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湿地公园可能就和一般公园类同,既丢弃了湿地应有的内涵,也背离了我们打造湿地城市名片的初衷。
感悟之四:湿地之胜,尽在人文。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建设定位是文化主题公园,其中必去之处,是园中的唐诗峡。大气雄浑的园林景观雕塑《诗魂》,随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起伏,在山崖峭壁上凿刻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形象和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60余首,象征了唐诗在中国文学中的崇高地位。诗魂、诗峡群雕融园林造景、书法雕塑、印章刻字、图形纹样等多种传统艺术于一体,不仅为灿烂的唐诗文化树起一道丰碑,也极大地提升了芙蓉园乃至古城西安的历史文化内涵。行走其间,“品诗观景意未尽,不觉已是日黄昏”,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银川、千湖也非常重视湿地文化,一边搞湿地公园,一边建设科普基地、文化长廊,增强湿地公园主题和功能的认识,把湿地公园建设成了集物种栖息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区。由此而见,湿地公园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外部景观上,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对于提升园区品位的重要性,赋予湿地以历史风韵和文化品相,只有这样,景区才有内涵,才能给人深刻印象。
(全文详见一楼)
二两兄,如橼巨笔,此篇报告,堪为范文!佩服佩服! 本帖最后由 二两就醉 于 2014-1-28 15:43 编辑
继续讲。
第二,我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当然是找上门来的。上午同志们也看到了,来的时候还没找见门,是我坛的高级领导人老猫同志把我领进来的。说这话我都丢人,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与门相关工作的人,比如走后门、找门路、看门房等等,这次竟然真就没找着门。恩,形势变了,奖金没了,队伍不好带了,所以,丢人不属于我。
怎么来的,还有几句,要说一说。刚才说到感情,秘书的感情,这次来呢,其实也是因为感情而来的,刚才群里有同志说,蓬门今始为君开,确实,我这一来,确实是为“君”来。君者何也?来了老秘网,愚以为,秘书、材料可称二君也。
秘书、材料何以为君?这个问题我想放在后面讲。这里呢,就说缘君而来的事。曾经为秘书、材料倾注了许多时间精力,一来工作职责所在,二来小可别无他用,不谦虚地说,作为一个公务员,中专毕业,分配上班,别无他长,文字功底稍好而已。(看看这话说的没错吧,我确实是一个谦虚低调的人吧。。。)所在,我还想说,虽然没找着门,但作为一个重感情的人,我是寻着感情的脚步扑面而来滴。。。(晕,跟脚步扑面,这不成了狗啃地了么。。)。
此为二。
同事、朋友兼兄弟感谢指点、感激帮助。祝福! 那谁,未经本人同意,擅改本人题目,我告你去。{:soso_e113:} 本帖最后由 二两就醉 于 2014-1-28 17:01 编辑
第三,来了干什么。
四大憋屈,你们知道的,“***、***、戴绿帽,写材料”。所以,来老秘网,还能干什么,只好继续憋屈了。
既然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投稿。说到这,那谁,我恨你,敢统一题目叫“我的得意之作”,让不让人活了?作为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民,作为谦虚谨慎低调朴素的憋屈小秘,把得意二字高悬,我们情何以堪? 当然,恨归恨,稿还是要投的,当时初衷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初来乍到看到有些活动,但进展缓慢,离15之数差距甚大,纯粹是出于革命友情支持一下老猫同志,搞这个活动不容易,谁搞谁知道。。。。。(这下知道了吧,我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乐于助人的人)
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干什么,更重要的,还是想说说刚才“秘书、材料何以为君”的事。
其实以“君”称二者,是有些勉强的。也是因为群里聊天说到了“为君开”等等的话语,顺手拿来一用。不过,君为敬称,不同侧面、不同语境,或有正统、示范、效仿之意。我等皆一小公务员,自愿也好、无奈也罢,当好秘书、写好材料是很多人的梦想。秘书、材料里面有学问,我想,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当秘书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领导、学习领导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处事风格,写材料更好地考究一个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很培养人、锻炼人、提高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有学习之心、入世之心,在干部这个职业里,哪个岗位最能锻炼提高人,秘书一职、材料一事当是捷径,或为首选。
来了干什么,就是想说,虽然皆知材料苦、秘书累,虽然皆知表面风光、内心沧桑,既然干了这份差,还是应该坚守,虽苦犹乐,以苦为乐,也为人生一境。
此为三,到此殴了,哈哈。
二两就醉,三句话扯了半天时间,怪不得现在参加会议最怕领导说“我简单讲三点”。呵呵。
下班过节,先置顶推荐,回头再细看。
--------
看完再评,老猫老了,没有“二两”张嘴就来的演讲口才和提笔便写的文字武功,所以只能学着你的话来讲,评你一个“三好”老秘------正文比前言好,口才比文笔好,做人比撰文好。虽说前言嬉笑调侃,游刃有余,十分精彩,但此篇考察报告更是用心之作,堪称经典。所以,老猫认为正文比前言好。前言部分均为口语化的语言,看文章有如听“二两”现场演讲,所以,老猫感觉现实生活中“二两”的口才应该不错。“二两”潜水两年未露面,此番重出江湖,看老猫正为征文一事滥发广 告,逢人便骗,到处忽悠,于是两胁插刀,断然出手,救老猫于水火之中。可谓仗义肝胆,够兄弟!!
秘网老坛,文字醇香,笔法老道,真想再来二两! 感觉调研报告(个人意见)中第三点,即立足本县,拿来主义,这一部分写的更具建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