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那些年逼过我的人和事(“我的入门与成长”征文)
四年前成为专职团干部,公文写作入门就此正式开始。说到团的岗位,大家会与年轻、上进、有朝气、有力量、气宇轩昂、踌躇满志联系起来,的确,这种精神状态之于我,之于至今转岗已2年多的我,仍未减退。而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踏入了公文写作的殿堂,成为公文写作大军中的一员。当时我们4个人(含驾驶员),是各种材料通知、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席卷而来,每一个人都要独挡数面。忙筹备、写倡议、搞活动、编辑团讯,夜以继日奋战。与大多数刚接触写作的新人不同,大多数刚入门的同志是先看、然后领导试着先让写小材料,然后渐渐地再承担大的重要的材料。我的入门是小材料、大材料、信息、方案、总结、主持词、讲话稿各种,齐刷刷地奔涌而来。所幸的是,我们领导是县委办出来的,所以重大的稿件都由他亲自修改把关。搞活动,从写方案写倡议、到组织、到前期准备,到后期宣传、总结,都得自己一一搞定——我知道了写出来的材料要有用、要实用。写简讯,每年团市委给的任务是400条,基层组织报来的,一条一条审核、修改、编辑,我们自己的,一条一条挖掘、撰写,最后,再一条一条上传到老秘网——在这量的磨砺中,我学会避免一些语法错误,并开始摸索挖掘信息的方法。开会,得准备议程、主持词、讲话、报告等等吧——我开始领悟到一个会,主持人该说什么,书记该说什么,县里的分管领导该说什么。各种活动总结、各类情况报告、各种文件——我知道了情况不同、对象不同,材料的侧重点、语言等都是不同的。
印象最深的两次紧急任务。刚到团的岗位不满2月,紧急任务就来了。一天下午3:40,宣传部一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急要一个全县青少年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五年规划,下班前必须报。偏偏我们书记又不在,这个时候,如果走通知基层报来汇总整理的路肯定行不通了,于是,我开始闭门造车。从网络上寻找相关材料,结合现有的这方面的材料,东拼西凑地,结合着本地实际,总算按时弄出来了。后来看这材料,自我感觉也还不错,还引用过材料中的段落。有一天上午,团市委通知,第二天上午要交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方面的调研报告,之前都没通知过这方面的调研。从网上直接抄?那数据呢,调研报告要用数据说话啊。于是,**** Hidden Message *****
面对繁冗的任务,沉稳理出轻重缓急取代了手忙脚乱;面对陌生的东东已不再茫然;面对到处催报这催报那的通知,已不再心躁;面对……面对……那一段时间,成长在加速,写作能力也在多写、多用中提升。感谢那些年逼过我的人和事,是你们,一次次的催报让我在繁重的材料写作任务中摸索着前进,锻炼了我在高强度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挖掘了我的潜能。
今天的我,已几番转岗,成为一名专职文秘,在老秘网和老秘网QQ群前辈们的帮助下,不断成长。(扎拉图斯特拉) 实践出真知。学习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运用到文章写作实践,一切都是枉然。从你的文章中,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看法。祝贺你从实践中走来,在磨砺中成长,在总结中成就辉煌。 压力也是动力。很多时候潜能都是逼出来的。记得老猫刚入办公室之时,也是一头雾水。搞综合的老同志传授秘诀:在机关写材料根本不用怕,多写几次稿,多加几次班,多熬几次夜,就有感觉啦。现在再回头看,也确实如何。在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写作任务后,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从“小菜鸟”变为“老油条”。拉拉利用短短一天时间完成调研报告写作任务的应急做法和应变能力,还是值得推荐的。 第一次写总结被领导训三次,写的材料看都不看就扔。从那时起,就有超越上级的目标。。通过社区9年半的锻炼,收获很多,整文的时代缺的不是人,缺的是上进积极创新的思想。专业单一者选择权低,复合型人才是必胜之路。。。
呵呵。。 材料工作很多时候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像猫老说的一样,加几次班熬几次夜就有感觉了,难道真的是文无定法吗 谢谢楼主的精彩文章,回复后再慢慢学习。 写的挺真实的,团的工作确实辛苦,但也是最锻炼人的。 有压力才会动力啊,不会自我加压就要等外力施压 看来人才都是高压磨练出来的啊~ 逼也要看人的吧?感觉自己被逼过,但没什么提高,只余下其间的痛苦。 拉拉小妹妹(嘻嘻,发现老秘给你取的这个名字既好记又有意义),你是一位极其上进,且非常热心的好姑娘。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聪明、善良、坚韧、执着、认真,还有一种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你在磨砺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大手笔,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女中豪杰!为你加油!